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7篇
  免费   1302篇
  国内免费   721篇
耳鼻咽喉   317篇
儿科学   150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827篇
口腔科学   147篇
临床医学   1341篇
内科学   881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184篇
特种医学   508篇
外科学   1094篇
综合类   3441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262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1317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20篇
肿瘤学   608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1119篇
  2011年   1252篇
  2010年   1002篇
  2009年   888篇
  2008年   987篇
  2007年   937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639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42.
43.
目的探讨不使用"蓝蝶"装置行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肿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住院的T1b期肾癌15例,在不使用"蓝蝶"装置的情况下,行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根据术者手掌直径做皮肤切口,在手进入后腹腔后辅助操作,用布巾钳钳夹切口两侧防止漏气。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20.5±25.6)min,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5.2±7.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8.3±10.2)m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6.5±0.6)c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2±2.4)d;术后尿漏1例,予输尿管支架管治疗后痊愈,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6.4±11.2)个月,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正常且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不使用"蓝蝶"装置行手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b期肾肿瘤安全、有效,学习曲线短,但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4.
目的以胫骨平台三柱分型理论为指导,设计波及后髁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并观察术后疗效。方法自2011-01—2013-09以三柱分型理论为指导对17例波及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设计相应的手术入路进行内固定,单纯后柱骨折以及后柱骨折+内侧柱骨折设计膝关节后方倒L形入路,外侧柱+后柱骨折以及外侧柱+内侧柱+后柱骨折设计膝关节后方倒L形入路+前外侧入路。术后定期摄膝关节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及后倾角,以膝关节Rasmussen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7例术后均获平均13.7(12~17)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6个月。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6.27±0.35)°,术后1年为(86.39±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1,P=0.376);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后倾角为(9.15±0.34)°,术后1年胫骨平台后倾角为(9.17±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7,P=0.585)。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优9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94.1%。结论胫骨平台三柱分型理论对设计波及后髁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有指导意义,但该理论在设计胫骨平台后髁合并外侧髁骨折手术入路时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骨折亚型。  相似文献   
45.
46.
唐强  袁帅  王伟东  孔抗美  王新家 《中国骨伤》2015,28(11):994-999
目的:探讨MRI中椎管及硬膜囊大小对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选择的参考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非手术和手术治疗的1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组91例,男55例,女36例,年龄20~ 68岁,平均(43.37±12.48)岁;手术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20~ 64岁,平均(42.98±12.95)岁。采用JOA评分(29 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和膀胱功能)及效果进行量化评价。同时在腰椎MRI T2轴位测量椎管和硬膜囊大小的相关参数(包括椎管正中矢径和有效矢径、侧隐窝宽度、椎管和硬膜囊面积),并计算有效矢径/正中矢径、隐窝宽度/正中矢径和膜囊面积/椎管面积的比值。将两组患者的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分析其与治疗前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144例患者随访1~3年,平均2.1年。治疗前非手术组和手术组的JOA评分分别为16.27±2.96和12.64±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9,p<0.01).末次随访非手术组与手术组比较,JOA评分(25.41±2.22 vs 25.76±2.29;t=-0.853,p=0.396>0.05),改善率[(72.95±12.54)% vs (76.80±9.45)%;t=-1.855,p=0.065>0.05]和优良率(84.91% vs 78.02%;χ2=3.704,p=0.295>0.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非手术组的复发率(14.29%)较手术组(5.67%)高。(2)手术组椎管正中矢径和有效矢径、侧隐窝宽度、椎管和硬膜囊面积、有效矢径/正中矢径、隐窝宽度/正中矢径均小于非手术组,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则大于非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前JOA评分与椎管正中矢径和有效矢径、侧隐窝宽度、椎管及硬膜囊面积有正相关性(p<0.01);与有效矢径/正中矢径、侧隐窝宽度/正中矢径也有正相关性(p<0.05);而与硬膜囊面积/椎管面积有负相关性(p<0.01).结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非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术前测量椎管及硬膜囊的MRI参数对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微创固定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固定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且随访达2年以上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5~64岁,平均36岁;交通事故伤23例,重物压伤6例,高处坠落伤10例。髋臼骨折6例,股骨颈骨折6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8例,耻骨联合分离及耻骨支骨折15例。均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撬拔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下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术中共植入空心螺钉89枚,其中髋臼8枚,股骨颈18枚,骶髂关节33枚,耻骨联合及耻骨支30枚。每枚螺钉植入时间11~38 min,平均20 min;术中出血10~50 m L,平均20 m L。术后骨盆X线片及三维CT示骨折均获良好复位,螺钉无错误植入。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发生,无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7~33个月,平均29.6个月。患者于术后6~12周,平均8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地步行、单足站立、下蹲等功能恢复良好,均回归正常生活及工作。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微创固定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无需输血、无需使用抗生素、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及骨盆前后环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术后椎板开门角度及神经功能改善率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根据不同治疗术式分为两组:17例采用不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术式为A组,11例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术式为B组。通过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10个月)CT影像学资料测得椎板开门角;同时评定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周椎板开门角:A组为38.0°~44.0°(40.3°±1.0°),B组为37.2°~42.5°(40.7°±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A组为34.8°~45.0°(39.0°±3.1°),B组为34.0°~36.5°(35.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A组为27.8%~37.0%(32.4%±4.3%)及53.3%~68.0%(59.7%±5.6%),B组为26.3%~38.2%(32.1%±5.0%)及44.4%~67.0%(58.5%±5.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再关门率均为0。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术式的椎板开门角度小于不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术式。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12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女10例,男2例;平均年龄49.0岁(16~77岁);病程为1个月~3年,平均病程7个月。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饱胀感伴隐痛6例、右上腹肿块1例、黄疸1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例。增强CT检查示肿瘤包膜完整、内有分隔者11例,分隔之间密度不一致;增强后内容物无强化,但囊壁及分隔可见轻度强化者9例。12例均行手术治疗,并完整切除肿瘤。仅有1例腺瘤恶变者于术后2年复发,另11例均无复发。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饱胀感伴隐痛、右上腹肿块、黄疸等;增强CT是其主要的术前诊断方法。手术完整切除肿物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其复发。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撤机后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DuoPA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相比,是否可以降低撤机失败率。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入住本院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29—34周、需要有创呼吸、并且在生后4周内撤机的重度RDS早产儿,撤机后随机分为DuoPAP组和NCPAP组,若应用这两种方式不能维持则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主要观察指标为撤机失败率、失败原因以及使用无创呼吸支持后1、12、24、48、72h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结果共入选69例RDS早产儿,DuoPAP组35例,NCPAP组34例。DuoPAP组与NCPA组比较,撤机失败率降低(11.4%比35.3%);12、24hOI升高[12h:(228.1±44.4)比(204.2±44.6),24h:(254.6±39.5)比(230.4±44.4)],PaCO2(mmHg)降低[12h:(35.1±8.3)比(40.5士8.9),24h:(36.8±8.4)比(42.1±8.8)];12hPaO2(mmHg)升高[(89.0±12.5)比(74.5±13.8)],P均〈0.05。两组总用氧时间、有创呼吸支持时间、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重度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NCPAP相比,撤机后使用DuoPAP可明显降低重度RDS患儿撤机失败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